電子半導體超純水系統是一種用于生產高純度水的設備,專為滿足電子半導體行業對水質的高要求而設計。其通過多級純化工藝,將自來水或其他水源中的雜質去除,達到超純水的標準。這些雜質包括離子、有機物、微生物、顆粒物等,以確保水質滿足電子半導體制造過程中的嚴格要求。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制造、集成電路制造、平板顯示器制造、光電子器件制造等領域。在半導體制造過程中,超純水用于清洗、蝕刻、摻雜等工藝步驟,確保產品的質量和性能。
電子半導體超純水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:
1、預處理系統(Primary Pretreatment)
目的:去除原水中的懸浮物、余氯、有機物、硬度等,保護后續核心膜系統。
主要組件:
多介質過濾器:用石英砂、無煙煤等去除懸浮物、泥沙、膠體。
活性炭過濾器:吸附余氯、氯胺、有機物,防止氧化性物質損壞RO膜。
軟化器(可選):用離子交換樹脂去除鈣、鎂離子,防止RO膜結垢。
精密過濾器(5μm保安過濾器):進一步攔截顆粒物,保護RO膜。
2、反滲透系統(Reverse Osmosis,RO)
目的:核心脫鹽單元,去除95-99%的離子、有機物、微生物和顆粒物。
主要組件:
高壓泵:提供足夠的壓力(10-15 bar)驅動水通過RO膜。
RO膜組:采用卷式復合膜(如聚酰胺),在壓力作用下選擇性透過水分子。
濃水排放控制閥:調節濃水流量,控制回收率(通常75-85%)。
在線儀表:監測進水、產水、濃水的電導率、壓力、流量。
3、電去離子系統(Electrodeionization,EDI)
目的:在RO之后進一步深度脫鹽,連續生產高純水,無需酸堿再生。
主要組件:
EDI模塊:由離子交換樹脂、離子交換膜和電極組成。在直流電場作用下,離子被連續遷移至濃水室排出。
直流電源:為EDI提供穩定電壓/電流。
濃水循環泵:驅動EDI濃水循環。
極水排放:排出電解產生的氣體和雜質。
4、拋光精處理系統(Polishing System)
目的:將水質提升至18.2 MΩ·cm的最終標準,去除EDI無法完q去除的微量離子和有機物。
主要組件:
拋光混床(Polisher Mixed Bed):
裝填核級精制樹脂(超純陰陽離子交換樹脂)。
進一步去除殘余離子,達到理論純水極限。
終端超濾(Ultrafiltration,UF):
孔徑0.001-0.1μm的中空纖維膜。
去除超細顆粒(<20 nm)、細菌、熱原(內毒素)。
雙波長紫外燈(UV):
185 nm UV:將有機物(TOC)光解為CO?和H?O。
254 nm UV:破壞微生物DNA,殺滅細菌和病毒。
5、儲存與分配系統(Storage&Distribution)
目的:儲存超純水并以無菌、無污染的方式輸送到使用點。
主要組件:
超純水儲罐:
材質:PVDF或高純不銹鋼(內襯PVDF)。
氮氣密封(Nitrogen Blanketing):罐頂充高純氮氣,隔絕空氣中的CO?和O?,防止水質劣化。
液位計:監控水位。
循環管路:
材質:PVDF或EPDM,全焊接連接,w死角。
24小時循環:保持水流,防止微生物滋生。
循環泵:提供循環動力。
終端過濾器:使用點前安裝0.1μm或0.05μm的除菌級濾芯(PES/PVDF)。
臭氧發生器與臭氧破壞器(可選):
周期性注入臭氧(O?)進行系統殺菌。
在使用點前用UV燈分解殘留臭氧。
6、在線監測與控制系統
目的:實時監控水質,確保系統穩定運行。
主要組件:
在線電阻率/電導率儀:核心指標,監測離子含量。
在線TOC分析儀:實時測量總有機碳含量(<1 ppb)。
顆粒計數器:監測水中顆粒數量和粒徑分布。
溶解氧(DO)分析儀:監控溶解氧含量。
PLC/SCADA系統:
可編程邏輯控制器(PLC)實現全自動控制。
監控與數據采集系統(SCADA)提供人機界面(HMI),用于參數設置、狀態監控、數據記錄、報警管理。
傳感器與變送器:壓力、流量、溫度、液位等。
7、輔助系統
清洗系統(CIP):用于定期清洗RO膜、EDI模塊和管路。
再生系統(如預處理樹脂再生):為軟化器或拋光混床提供酸堿再生液(高d系統中EDI和拋光混床再生極少)。
廢水收集系統:收集RO濃水、再生廢水等,進行處理或回收。